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网站 > 卓越研究 > 文章与热点 > 卓越业态分析 > >文章内容

【购物中心】北购联 I“主题设计”成体验式购物中心

来源:《东北商业网》官方微博


后商业地产时代的来临,第四代城市综合体的兴起,购物不再是人们来购物中心的主要目的,体验消费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词汇,如何加强购物中心的体验性,除了项目本身的硬件条件外,业态规划、进驻品牌、后期运营策划缺一不可。
       而如何让这些元素组合起来,让消费者参与进来,这时,“主题设计”就成为了营造购物中心“体验”的另一个关键词。本专题从购物中心为何走主题路线、主题设计有何价值、主题设计须注意的问题,以及目前国内购物中心主题设计的发展情况等方面为您剖析购物中心的“主题设计”。 

      
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年龄、知识和教育背景以及社会角色等因素,将购物中心细分成与之相对应的主题鲜明、个性独特的多元化消费场所,借业态及品牌组合,通过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商场服务等细节配合体现统一的主题,让消费者形成鲜明的视觉和感觉冲击。通过对主题的具象挖掘和营销推广,把商品作为“道具”,服务作为“舞台”,环境作为“布景”,使顾客在集零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商业活动中享受到美好的体验。

       “同质化”危机加剧了竞争,购物中心纷纷通过布局主题特色来增加自身亮点、吸引客流。除了通过建筑创新、展示方法改变以及增加文化特色和品牌资源以外,部分购物中心开始发展多层次多主题的功能复合型综合体,照顾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当“体验”成为商业地产领域的热门词汇时,“主题设计”又成为营造购物中心“体验”的另一个关键词。
购物中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业态组合同质化
       随着第四代商业模式的兴起,购物中心开业普遍调整业态,大体上形成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三大主导业态,甚至各种业态的占比都形成了所谓“定律”,一些还出现同类甚至同一个品牌相互叠加的局面。购物中心业态趋同化是业内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结果,也正是因为难以避免竞争对手的“抄袭”,才导致了如今购物中心“千店一面”的格局。
二 商户组合单一化
       国内购物中心在商户组合上过于单一化,缺乏自身的商业特色。目前基本上都是主力店(超市、百货、影院、溜冰场)+次主力店(大型餐饮、快时尚)+其他品牌店。走在行业前沿的企业如万达、恒隆、凯德、华润等都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运营模式,虽各地不是简单复制,但大体上都是大同小异。
三 建筑形态呆板化
       建筑理念和规划设计上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导致购物中心的外立面、内部构造、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方面千篇一律。建筑没有特色、设计没有内涵,绝大多数购物中心没有自己的“特质”,只是成为钢筋混凝土堆积而成的堡垒,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四 服务理念空洞化
       一些购物中心,进驻的品牌不错,整个设计规划也不错,就可是吸引不来人气。这源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不仅仅是看商场的环境、进驻的品牌,更深层次是感受服务。比如商场内对于老人、小孩有特殊的照顾,垃圾桶的设计,卫生间的设计等舒适度是否考虑充分,商场日常是不是会举办一些小活动等等。

       通过主题化布局,来表现购物中心的特色主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策略,购物中心的特色主题还可以通过主题化故事、景观设计、文化气质、商品服务等要素来诠释不同的主题特色定位。如根据所在区域顾客的购物需要、消费心理特点、区域文化,参考购物中心的不同流派,确定购物中心主题,而后在空间处理、环境塑造、形象设计等方面对商业主题进行一致性表现,真正起到商业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于购物中心来说,主题元素的注入,无疑对其今后的长期运营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主题规划
       融合场所精神,根据购物中心的整体定位规划考虑;业态、商场软硬件s等均可统一规划;
建筑设计
       综合建筑主体、室内装饰、景观等统一布局;尽可能的多挖掘主题背后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体验。
外在表现
       可通过建筑、景观、神话故事、环境、氛围、配套设施、商业推广等全面表现主题元素
精细化运作
       购物中心需要在品牌招商、商场运营等环节精细化运作。如根据主题,不时举办各种活动,如以电影作为主题,其所有的企划活动都应以电影为核心,进行道具展示、电影附属商品销售等。
人性化服务
       主题设计之时都会假定吸引的客群,根据客群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儿童主题型,针对亲子活动、儿童游乐、购物、餐饮等各方面的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人性化的指导、帮助,服务好客户群体。

       从十多年来地产项目实践来看,主题化,概念性远多于功能性。住宅你卖了算完,商业项目以运营为出发点,主题化项目的功能性、广泛的适应性和持续性是十分脆弱。业态定位仅仅是开始,而如何运用主题让购物中心人气吸金,却是很多开发商们面临的难题。为此很多商业项目开业之初一个主题,后面随着运营不断调整,主题定位不断变化,项目的培育期也因此不断延长。
       目前国内很多打特定“主题”的购物中心,都掉进了一个误区,就是以业态为先,认为引进了主题相关业态就算完事了,却在细节服务上忽略了。硬件措施上,如何将主题概念性表现和延伸,软件服务上,如何策划与主题定位相关的各类活动为进驻品牌们带来福利,如何利用微博、微信推广让顾客知道这些活动,参与这些活动,却是很多商业项目的苦恼。